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”
长江边上,韩承绪用苍老的声音吟诵着这首诗,又缓缓说了起来。
“巧儿你看,那边就是李太白诗中所云的天门山了,江这边的博望山与对岸的西梁山夹江对峙,如天设之门户,形势险要……”
名叫韩巧儿的小姑娘把手放在眼眶上,往上游张望了一会,奇道:“我怎么没看到天门山呀?”
她便是韩承绪的孙女,今年十二岁,样貌还没长开,瘦瘦小小的,脸也黑,穿着一身破旧衣服,看起来并不漂亮,只有一双眼睛颇为灵动。
韩承绪道:“因为天门山在当涂县的西边,那里的江水太急了,我们要到采石矶去渡河,在当涂县的东边。
总之这地势你知道就好,刚才这首诗你记下来了吗?”
韩巧儿脆生生地应道:“记下来了,天门中断楚江开……”
等孙女背了诗,韩承绪又说道:“说到采石矶,李太白就是在此地仙逝的。”
“祖父上次不是还说李太白是饮酒过度,醉死在宣城吗?”
“那是一种说法,这是另一种说法。”
韩承绪道:“说是李太白在江上饮酒,醉后,跳入水中捉月,不幸溺亡,所谓‘醉酒捉月,骑鲸升天’。”
“祖父,我更喜欢这个说法,这样死掉更像我想象中的李太白。”
“再教巧儿背一首诗吧,是他在采石矶上所作……”
刘金锁回过头,打断道:“我说老书呆,你都这么大年纪了,一路上说个没完没了,不累吗?”
“小老儿自是也会口干舌燥,但想着能多教给娃儿一点就多教一点。”
“哈,小女娃儿懂这些有啥用?”
韩承绪苦笑道:“这世道乱喽,先贤所学还得有人一代代传下去嘛。”
“那是你的金国亡了。”
刘金锁鄙夷道,“我们大宋世道可不乱,读书人多得满地走。”
韩承绪赔笑了几声,依旧转过头教韩巧儿背诗。
韩巧儿只念了一遍,就把李白在采石矶写的几首诗全都背了下来。
完成了这个小小的学习任务,她随即转头看向李瑕,叽哩咕噜地说起来,用的却是蒙语。
李瑕也用蒙语与她应答,只是说得很不流畅。
偶尔韩巧儿会批评他一两句。
“李哥哥,你说错了,说这个词的时候不能送气,要这样闭气。”
韩承绪道:“巧儿你自己说得也磕磕绊绊……”
这一行人就是聂仲由所带领的去往开封的队伍。
队伍一共有三十二人,除了李瑕等人,还有一队护卫,扮成商队,带了六辆马车拉着货物,每辆车两匹马。
货物由马车载,人却只能靠步行,从临安府走到当涂县花了整整六天。
其中韩承绪、韩巧儿祖孙一个是六旬老人一个是十二岁的小丫头,本来也是徒步而行,但李瑕提出让他们坐在货车上。
聂仲由原认为韩承绪祖孙俩完全能够走到开封,这至少比他们当俘虏、当劳役要轻松。
但既然李瑕提出来了,聂仲由点了点头也就答应了,他这人眼中只有功业,对这种琐事懒得计较。
因这件事,韩承绪颇为感激李瑕。
李瑕也不让他欠人情,因听说他曾是金国的翻译官,于是向他求教蒙语、女真语。
这六天的行路中,许多时候都能听到他们叽哩咕噜的对话声。
李瑕语言天赋不算好,但胜在刻苦、专注,一如他曾经练习击剑之时,进益飞快。
而韩巧儿也成了李瑕的半个外语老师,她也懂女真语和蒙语,只是口语还不熟练,正好与李瑕相互练习。
这日终于走到了采石矶,这里属太平州,即后世的马鞍山市。
在这个娱乐作品原创稀缺的时代,娱乐带给大众的精神享受是无比匮乏的。随着时代脚步一起发展的娱乐横流变成一滩死水,安静的湖面只是在等风来。...
走一步,看两部,谋三步,步步惊心!看他如何披荆斩棘,红颜相伴!...
赳赳老秦,舍我其谁?他还是胡亥,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,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,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,千古第一昏君胡亥。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,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,与赵高斗智斗勇,重用蒙氏家族,大胆启用新人,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。大秦老臣泪流满面,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!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,聊天,说话,O∩∩O哈哈...
文艺版重阳流连,昔年勘破桃花处。大道心开,立得九重天上来。天涯回首,不见旧乡三四友。羽化升遐,与天同寿神仙家。逗比版带着神秘龙鳞穿越到仙侠世界。仙道?魔道?这只是一个精分狂魔,和一群演技高手的舞台剧。师兄,师兄,跟我一起去对付玄门清泓呗?不好意思,那是我化身。师弟,师弟,咱们一起去找魔龙算账。不好意思,...
本书简介本书的背景设定请参考日本漫画龙之谜海贼王帝国的灭亡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,人族与异族的矛盾愈演愈烈,在命运的指引下,达尔与他的朋友们在冒险中经历了喜悦,悲伤,背叛,世界的结局向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。...
自古以来,蜀地多侠士,侠义之风盛行。故,不分男女老幼,或隐形于山林市井藩镇,或浪迹江湖,栖于风尘,凡以武行事皆称侠。侠者,或配刀,或配剑,然佩刀者少而佩剑者甚,故常见侠者仗剑而行,世人多称曰剑侠!剑侠,以武称侠,而又以武入道,再入仙道,不为人皇缚,不拜天庭位,不入地府中,逍遥三界外,称为剑仙!。...